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5的文章

石化廠監測實績 轉子設備的即時守護 |GOOD科技報 Newsletter25008

圖片
  石化廠監測實績,轉子設備的即時守護 在高風險的石化產業中,轉子設備一旦停機,不僅造成龐大損失,更引發工安與環保隱憂。這家位於台灣西部的石化廠透過導入 轉子設備預知保養與線上監測系統 ,成功揭露潛藏異常,逐一排除隱患,讓設備趨於穩定並延長維修週期。   危機前夕:石化廠心臟設備的警訊 這是一家位於  台灣西部沿海工業區  的大型石化製造基地,為國內重要的石化原料供應廠之一。廠區擁有完整的石化加工與製程系統,涵蓋  裂解、重整、精餾  等核心工段,年產能規模高達數百萬公噸。產品廣泛供應至下游產業,包括  塑膠、電子、纖維、車用化學品  等,是台灣石化供應鏈的中堅角色。     導入前的痛點與隱憂 在石化產業裡,轉子設備的可靠性至關重要。但在導入監測系統之前,這家石化廠其實承受著多重隱憂。 工安風險高 壓縮機或高壓泵浦一旦異常,可能造成壓力累積或洩漏,進而引發  火災、爆炸或有毒氣體逸散 。廠區部分高風險區(燃燒爐、反應器)對任何異常都要求「即時判斷」,但傳統巡檢方式根本難以滿足。 產線經常受阻 非計畫性停機是管理層的惡夢。轉子設備過早損耗,會導致整條產線節奏被迫中斷,需停機搶修或等待備件,影響上下游協調。 排放不穩定、易超標 若裂解、精餾等製程設備性能下降(如冷凝泵、抽真空系統),會造成  揮發性氣體無法穩定排放 ,導致環保參數波動甚至超標,增加環保壓力。 能源效率低落 振動過大或機械不平衡不僅影響產能,也造成  耗能增加 。馬達效率下降,電費支出飆升,設備壽命也被加速消耗。 維護反應不足 傳統巡檢方式仰賴聽音、觸感與經驗,無法即時掌握異常。等到問題浮現,往往已經來不及,必須高強度搶修。這不僅增加維護成本,也降低了工安的可靠度。   廠務:「我們不是不知道設備有風險,而是沒有足夠的工具讓我們在第一時間看見它。」   數據的眼睛 RM-IOT 過去工程師只能靠經驗與聽音判斷設備狀況,往往錯過最佳維修時機。導入線上監測後,轉子設備彷彿擁有一雙「數據的眼睛」:振動感測器全天候蒐集訊號, ISO  快速辨識異常, AI  模型建立健康基線並即時發出警示。從此設備不再是「黑箱」,工程師可隨時透過平台掌握真實狀態...